發(fā)布日期:2015-01-04 00:00:00瀏覽次數(shù):13369來源:云南省健康教育所作者:云南省人口和衛(wèi)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
(作者:秦竹,,云南中醫(yī)學院教授,云南省健康教育協(xié)會中醫(yī)專業(yè)委員會主任委員)
1,、忌不辨體質:進補前首先需要中醫(yī)專家進行體質辨識,,方可決定是否進補。
中國人分九種體質,,不同體質的人進補的藥物與食物是截然不同的,。即使是藥膳進補,也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,。偏寒者畏寒喜熱,,手足不溫,口淡涎多,,大便溏瀉,,小便清長,舌質淡脈沉細,。偏熱者,,則手足心熱,口苦口臭,,大便干結,小便短赤,,舌質紅,,脈數(shù),。不可不辨寒熱妄投藥膳。
2,、忌盲目藥補: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,人們對養(yǎng)生保健越來越重視,這是件好事,,然而,,“是藥三分毒”。須知,,任何藥物均不可能替代食物中的所有成分,。我國古代大醫(yī)學家孫思邈說過:“以食療之,食療不愈,,然后命藥”,,講的就是“食補”為主、“藥補”為輔的道理,。
3,、忌全民皆補:盡管補益藥物具有一定的強身健體,延年益壽之功效,,但必須遵循中醫(yī)“虛者補之”的法則,。 “多吃補藥,有病治病,,無病強身”的觀念是不科學的,。
4、忌猛補暴補:中醫(yī)進補講究“細水長流”,,小劑量長時間的補益,,方能有效。如果在短時間內(nèi)大劑量進補,,會危害人體的肝腎和脾胃功能,。
5、忌越貴越補:補益藥并非越貴越補,。許多人把冬蟲夏草之類的補藥視為至尊之品,,不惜代價服用,完全沒有必要,,尤其老年群體更應以療效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,。
下一篇:吃大蒜與防癌
已有賬號?登錄
沒有賬號,?立即注冊